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1-07-09

1枞阳媒鸭内容介绍

一、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二、保护范围

三、枞阳媒鸭的历史渊源、品牌知名度和产业状况

四、枞阳媒鸭的品质特色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关联性

五、枞阳媒鸭生产技术规范

六、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过程

七、拟采取的监管措施

一、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图片2.png图片3.png

枞阳媒鸭

二、保护范围
枞阳县行政区域所辖12个乡镇1490平方公里。

图片1.png

三、枞阳媒鸭的历史渊源、品牌知名度和产业状况
(一)历史渊源

      枞阳县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县域总面积为1808.1平方公里,耕地42130公顷,山场34000公顷,水面42000公顷。现辖22个乡镇,431个行政村(居委会),95万人。

    枞阳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时为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县,属庐江郡,名曰“枞阳”,距今已有2100多年。汉武帝刘彻南巡至枞阳射蛟于江中,曾作《盛唐枞阳之歌》。195571日,恢复汉时县名——枞阳县。境内主要名胜古迹有:太平天国枞阳会议旧址望龙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汉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国吕蒙城遗址及一批名人墓葬。关于枞阳县名的由来,因县城坐枞川北岸,水北为阳,因而得名。

    据考证,枞阳县枞阳媒鸭的养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当地群众世代以渔猎为生,猎民们主要网捕各种野鸭和大雁。其狩猎方法是:将网潜藏于湖边的水下,待野鸭群游至网的上方时,事先隐藏的猎民即启合拢机关,网则从水下迅速弹出合拢,将野鸭捕获带到集镇销售。并留有部分野鸭进行驯养,如再网捕野鸭,则将其拴在网圈内,作为“媒子”(媒介),当“媒子”鸣叫,则诱来野鸭进入网圈,从而达到网捕之目的。随着时间的延续,枞阳县枞阳媒鸭种群逐代扩大,繁衍至今,形成独特资源。为保持野鸭的特性,鸭农们还不断引入新的野鸭,混入枞阳县枞阳媒鸭群中让其自然交配。

    枞阳媒鸭属肉用中型鸭品种,是安徽当地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水禽遗传资源。该品种具有可野外放牧、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的官埠桥镇、枞阳镇、会宫乡、老洲镇和陈瑶湖镇等乡镇。

    为传承枞阳媒鸭的历史文化遗产,维护枞阳媒鸭的品质和声誉,枞阳县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现申请枞阳媒鸭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3年,枞阳县畜牧兽医局制定的《枞阳媒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枞阳媒鸭》标准被评定为省级地方标准。

     2013年,枞阳媒鸭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品牌知名度

    枞阳媒鸭的养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具有野鸭风味,鲜嫩适口,油而不腻,性凉祛火,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欢迎。八十年代就外销香港、广州、武汉、杭州等地。目前销售方式添加了互联网销售,市场已拓展到上海、南京、合肥等大中小城市,潜在的消费市场更为广阔。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实施,禁止捕食野鸭,媒鸭替代野鸭供食用,其商品经济价值与日俱增,已受到商业界的极大关注。

图片5.png图片4.png

()产业状况

    枞阳媒鸭繁衍至今,形成独特的地方水禽遗传资源,具有生长快、周期短、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有着极高的保健药用价值的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2009年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入选了《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在近7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枞阳媒鸭发展经历了历史上的辉煌、解放前期的没落和现在的复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禽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生态、有机方式生产出来的畜禽产品供不应求。

     201385日开始,央视农业频道《科技苑》栏目推出专题《枞阳媒鸭从“间谍”到保护对象》,节目时长25分钟,对枞阳媒鸭这一地方特有珍贵畜禽遗传资源作了生动具体地宣传和展示。该专题的推出对枞阳媒鸭等地方特有珍贵畜禽遗传资源市场开发及品牌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

    为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畜禽遗传资源,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和枞阳县畜牧兽医局已在枞阳县老洲镇等乡镇,建设枞阳媒鸭保护区,保护区内饲养纯种枞阳媒鸭7000只,同时开展枞阳媒鸭深层次开发利用。枞阳县禽业协会和枞阳县媒鸭协会与安农大产学研合作,开展枞阳媒鸭种鸭保种、饲养管理,现枞阳媒鸭合作社养殖规模突破40万只,每年上市商品鸭超过100万只。外销商品枞阳媒鸭100万只,加上全县农户散养,枞阳媒鸭实际年饲养在300万只左右。枞阳县有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枞阳县畜牧局,下有乡镇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200多人,县畜牧局拥有动物疫病诊断室,有先进的化验诊断设备。

图片6.png

枞阳媒鸭的品质特色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关联性

(一)枞阳媒鸭的原料与产地关联性

    枞阳媒鸭的原料集中于会宫镇、官埠桥镇、枞阳镇、山镇、汤沟镇、老洲镇、陈瑶湖镇、钱桥镇、其林镇、义津镇、金社乡、雨坛乡,总面积1490平方公里内。是当地劳动人民经过长期驯化和选择而形成的优良地方水禽遗传资源,因产区位于安徽省的中南部,滨临长江下游北岸,气候温和而湿润,水网交织,湖泊、塘堰星罗棋布,年平均气温16.5 ℃,年平均降雨量1326 mm,现有水面40229公顷,多为水深不足3 m的沼泽,水生动植物繁茂,食物资源丰富,为野生水禽提供了优质饲料。如蒿草、红萍、菱、芡实等,同时还有大量的鱼虾、螺蚌及各种浮游生。因此栖息繁衍着大量的野生水禽,尤以各种野鸭为多。解放前,当地群众世代以渔猎为生,猎民们主要网捕各种野鸭和大雁,吃不完的就圈养起来,经过长期的驯养和驯化,形成了枞阳媒鸭这一水禽遗传资源。

图片7.png图片8.png

(二)枞阳媒鸭体形外貌与地域关联

    野鸭,系鸭祖远宗。体长60厘米左右,羽毛青白夹杂,嘴短尾长,脚小掌红。体形形状近似家鸭。枞阳先贤把捕获售之有余的野鸭放在家中喂养、家驯、孵化,经百年嬗变,驯化成枞阳独特的地方鸭种,始称“枞阳媒鸭”。该鸭比野鸭性情温驯,不飞逃,与野鸭共性是喜水,主食植物种子、贝壳和蠕虫类等物。此鸭易繁殖、易饲养、易成活,雏鸭三个月即成熟。枞阳媒鸭公具有野鸭原汁原味,油而不腻,热沸进口不烫等特征。该鸭食用具有清凉解毒、消水肿、抑癌、抗癌等功效。属于肉用型鸭品种,由于该品种具有精肉多,肉味鲜美,觅食性、抗病性好、适应性强等优良特点而得到养殖户的喜爱。

    枞阳媒鸭公鸭颈部有一白圈,全身羽毛成白色和艳绿色相间类似野鸭,母鸭的外形与绍兴鸭的麻色特相近。一般在150日龄体重就可以达到1公斤以上,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达到了89%20%左右;在150-170日龄时就可以开产,产蛋期平均蛋重为50-55克,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可达90%以上。枞阳媒鸭早期生长速度快,经济利用价值高除了肉用外,还可以作为工艺美术的原料进行利用。   

    枞阳媒鸭是安徽省新发现的遗传资源,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对来自枞阳媒鸭保种区的60300日龄枞阳媒鸭(公母鸭各30)进行了体尺及屠宰性能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枞阳媒鸭体型较小,应将体斜长、龙骨长和半潜水长等指标作为育种中的选育指标;枞阳媒鸭具有瘦肉率高,皮脂率低的特点,屠宰率、皮脂率和瘦肉率公母鸭差异很小,是选育高瘦肉低脂肪型肉鸭的理想素材,应当加大对枞阳媒鸭的品种保护,并对该地方鸭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三)枞阳县枞阳媒鸭质量特色与地域人文因素的关联性

    枞阳媒鸭是当地劳动人民经过长期驯化和选择而形成的优良地方水禽遗传资源,原产于安徽省的西南部,紧临长江下游北岸,气候温和而湿润,水网交织,湖泊、塘堰星罗棋布,食物资源丰富,引来大量的野生水禽,尤以各种野鸭为多。解放前,当地群众世代以渔猎为生,猎民们主要网捕各种野鸭和大雁,吃不完的就圈养起来,经过长期的驯养和驯化,形成了枞阳媒鸭这一水禽遗传资源。

    具有生长快、周期短、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有着极高的保健药用价值的绿色食品,具有野鸭风味,鲜嫩适口,油而不腻,性凉去火而在市场上倍受欢迎。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禁止捕食野鸭,枞阳媒鸭替代野鸭供食用,其商品经济价值与日俱增,已受到商业界的极大关注。2009年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入选了《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枞阳媒鸭同家鸭一样具有在水中觅食、嬉戏和交配的习性,因此拥有广阔的水域和良好的水源是养好枞阳媒鸭的先决条件。枞阳媒鸭的适应性较强,也属于季节性繁殖的动物,并具有较强的节律性,条件反射一旦建立,最好不要轻意更改,经免引起鸭群骚动不安。枞阳媒鸭属肉用型水禽,其屠宰率明显高于北京鸭。一只雌野鸭在一个产蛋期内可产60-90枚蛋,平均蛋重在63克左右。而我国北方的家鸭年产蛋量仅为60枚左右。枞阳媒鸭较耐粗饲,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可较完全圈养节约15%-20%的饲料成本。枞阳媒鸭的合群性也较强,比较适合密集型饲养,将其做为狩猎观赏型珍禽应用于生态旅游,是现代饲养野鸭者新的经营思路。此外,枞阳媒鸭的绒羽细密,保暖性好,是开发羽绒制品的上好原料。

(四)与其它鸭产品的比较

     一是食用价值,枞阳媒鸭肉质鲜嫩,瘦肉多,脂肪低,富含营养,胸腿肌肉丰富,肌纤维细,清香滑嫩,野香味浓,特别是没有家鸭那样令人不愉快的腥骚味。普遍认为枞阳媒鸭加工成食品后味道鲜美,成为餐桌的佳肴美味。 而且具有良好的滋补功效,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枞阳媒鸭的营养价值很高,经测定,可食部分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鸭肉蛋白质主要是肌浆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间质蛋白,其中含有溶于水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此外还有少量的明胶,其余为非蛋白氮。肉食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鲜美。鸭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鸭肉味美。老鸭肉的含氮浸出物较幼鸭肉多,野鸭内含氮浸出物更多。另外还富含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二是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其肉甘凉,无毒,补中益气,平胃消食. 鸭肉内的尼克酸作为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在细胞呼吸中起作用。它们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能量的释放有关,还参与脂肪酸、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病人有保护作用。每人每天的推荐摄入量为15毫克左右,只要吃200克鸭肉就够了。核黄素在细胞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硫胺素是抗脚气病、抗神经炎和抗多种炎症的维生素,在生长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人比一般人需要量更大。维生素E是安康能够氧化剂,是人体多余自由基的清除剂,在抗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观赏价值,枞阳媒鸭做为狩猎观赏型珍禽应用于生态旅游,是现代饲养野鸭者新的经营思路。

    四是羽毛价值枞阳媒鸭具有水禽的共同特点,羽毛生长快,成年鸭羽毛轻柔细软,手感极富弹性舒适,保暖性好,适宜作防寒保暖内衬材料,是开发羽绒制品的上好原料。雄性枞阳媒鸭羽毛漂亮,可用作服饰及工艺加工品,市场潜力较大。

图片9.png图片10.png

五、枞阳媒鸭生产技术规范
(一)枞阳媒鸭质量特色。

     枞阳媒鸭一般在150日龄体重就可以达到1公斤以上,枞阳媒鸭体型较小,应将体斜长、龙骨长和半潜水长等指标作为育种中的选育指标;枞阳媒鸭具有瘦肉率高,皮脂率低的特点,屠宰率、皮脂率和瘦肉率公母鸭差异很小,是选育高瘦肉低脂肪型肉鸭的理想素材。

    枞阳媒鸭成年母鸭体重较小,具有瘦肉率高,皮脂率低的特点,是选育高瘦肉低脂肪型肉鸭的理想素材,应当加大对该类群枞阳媒鸭的品种保护,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现枞阳媒鸭已升级为安徽省地方标准《枞阳媒鸭》DB34/T18822013和《枞阳县枞阳媒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34/T21102014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

图片12.png图片11.png

(二)养殖及适应性

一是气候特点。产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

二是水源环境。产区内河流和湖泊众多,水面广阔,水资源丰富。湖荡河沟及草滩中,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种类繁多,如艾草(其种子即蒿米,可作为人类粮食)、红萍、菱、莲、芡实等,沼泽中大量的鱼、虾、蟹、螺、蚌及各种昆虫类及品种繁多的浮游生物,为枞阳媒鸭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优质的天然饲料。

三是饲料作物情况。产区农作物种类多样,资源丰富,饲料作物以玉米谷物为主,丰富的粮食及蔬菜可大量转化为饲料,为枞阳媒鸭的饲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生态适应性。枞阳媒鸭是当地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水禽遗传资源,历史悠久,完全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枞阳媒鸭具有可野外放牧、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境内有白荡湖、菜子湖、陈瑶湖、枫沙湖四大湖泊,可养水面近四十万亩,是发展“水体家业”的优势所在。

图片14.png图片13.png

一是气候特点。产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

图片15.png图片16.png

二是水源环境。产区内河流和湖泊众多,水面广阔,水资源丰富。湖荡河沟及草滩中,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种类繁多,如艾草(其种子即蒿米,可作为人类粮食)、红萍、菱、莲、芡实等,沼泽中大量的鱼、虾、蟹、螺、蚌及各种昆虫类及品种繁多的浮游生物,为枞阳媒鸭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优质的天然饲料。

图片17.png

三是饲料作物情况。

    产区农作物种类多样,资源丰富,饲料作物以玉米谷物为主,丰富的粮食及蔬菜可大量转化为饲料,为枞阳媒鸭的饲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18.png图片19.png

四是生态适应性。

    枞阳媒鸭是当地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水禽遗传资源,历史悠久,完全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枞阳媒鸭具有可野外放牧、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境内有白荡湖、菜子湖、陈瑶湖、枫沙湖四大湖泊,可养水面近四十万亩,是发展“水体家业”的优势所在。

图片4.png

六、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过程

(一)成立申报组织

    申请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枞阳县经济建设、品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使枞阳媒鸭这一具有明显地理特征的名优产品得到有效保护,20168月,我县成立了“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办公室设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具体申报工作,从组织上技术上保障了申报工作的有序开展。

图片20.png

(二)呈报申报材料

       由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期资料收集工作,撰写了申请报告。县人民政府经过研究确定了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20168月,县人民政府逐级向铜陵市质监局、安徽省质监局呈报了申报材料。经初步审查后,安徽省质监局向国家质检总局呈报了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材料。

图片21.png

(三)发布受理公告

    国家质检总局于2017210日发布了受理公告。目前公示期已满。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准备技术审查会相关材料,撰写了《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陈述报告》,拟订了《枞阳媒鸭质量技术要求》等。

图片23.png图片22.png图片24.png

七、拟采取的监管措施

在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我们将按照《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要求,提高对枞阳媒鸭的养殖管理水平、加大质量监控力度,始终如一地维护枞阳媒鸭独有的质量特色,促进枞阳媒鸭的持续发展,主要采取如下监管措施:

()制定管理办法。

    制定《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由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限定地域范围。

    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限于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保护范围内,即枞阳县所辖12个乡镇1490平方公里。

(二)限定地域范围。

    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限于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保护范围内,即枞阳县所辖12个乡镇1490平方公里。

图片27.png图片26.png图片25.png

(四)严格标志使用。

    养殖户需要使用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依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由县市场监管局、铜陵市质监局初审,安徽省质监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合格,经注册登记并发布公告后准予使用。

(五)加强品牌宣传。

    树立品牌就是质量,品牌就是效益、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理念,大力实施枞阳媒鸭品牌战略,制订和完善品牌整体发展规划,增强知名品牌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搭建品牌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品牌,拓展品牌市场,不断提高枞阳媒鸭的市场占有率。

(六)加大打假力度。

    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作用,组织开展综合执法与监管,重点保护枞阳媒鸭品牌。定期或不定期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的养殖户和相关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养殖户和产品持续满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相关规定,对不符合者将给与严厉打击,维护好枞阳媒鸭的声誉和形象,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图片28.png图片30.png图片29.png

以上是我们制定的枞阳媒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初步措施,在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批准后,我们将及时制定更加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八、衷心感谢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安徽省质监局、铜陵市质监局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枞阳县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有信心、有决心、有责任在质检总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各位专家的爱护和帮助下,依靠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抓好枞阳媒鸭这一特色农业,打响品牌,造福于民,不辜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期望。

以上陈述,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副县长:梁健       


分享